本所成立迄今十多年來,持續關注科技與社會研究領域的核心與新興議題。這些關注反映在本所老師的研究上,也反映在課程內容的設計上。就本所課程來說,主要區分成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,分別照顧到學習上循序漸進的考量。
一、必修課程:
本所必修科目於入學後第一年修習,計有「科技與社會導論」與「科技與社會實作方法」,「科技與社會專題討論」(一)(二)等四門,共計九學分。「科技與社會導論」目的在讓同學理解科技與社會領域之基本概念、主要研究取徑與重要議題。「科技與社會實作方法」協助同學熟悉STS理論與學術研究和社會參與之關係。本課程計畫著重文獻分析、田野考察、口述歷史、以及科技的公民參與等方式之訓練。此外,「科技與社會專題討論」課程採師生共同參加的形式,以國內研究報告,以及國內外相關學者之學術演講為主,就單一議題進行主題式的深入討論。
二、選修課程:
本所教師各有專長,因此可以提供不同專長取向、主題範圍的課程研究,且彼此可以產生有機性的連結。本所鼓勵學生從不同老師處修習課程,取其所長,並跟自己所學相互激盪。以過去三年為例,本所便曾開設醫療衛生主題相關的課程,如「醫療技術與社會專題」、「精神醫學史」、「精神醫療民族誌」、「性別、醫療與科技」、「防疫的科技治理」、「當代醫療的社會研究」、「生醫民族誌研究」等;科學史與科技產業發展相關的課程,如「科技全球史與現代東亞導論」、「戰後台灣科技史料導論」、「戰後臺灣經濟史:議題與方法」、「科技與國家」、「產業、經濟與技術的歷史」、「STS, 標準化與全球治理」等;科技、社會與公民相關的課程,如「數位社會」、「重述演算法」、「社會中的實驗:從公民科學到創新」,「科技社會與公民參與」、「審議民主理論與實作」等。另外也有方法學教育的「質性衛生研究:方法與實例」,側重STS理論的「行動者網絡理論」、「社會世界理論與研究」、「STS經典導讀」等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