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世紀初期的中國湧現了一股對大腦的好奇與著迷。報紙刊登大頭大腦的人物圖象,藥品廣告聲稱能補腦益智,科普讀物熱衷比較名人的腦容量,科學家們甚至呼籲成立專門的腦研究所。這股熱潮並非單純源於對現代神經學的興趣,而是深深嵌入全球種族科學與在地國族政治的脈絡之中,使大腦在近代中國逐漸成為能力與文明的象徵。大腦的形狀、尺寸、溝紋特徵與皮質厚薄,在當時被視為人類演化差異的物質證據,並在集體層次上暗示著不同民族的優劣階序。本演講將回到那個種族民族主義盛行的年代,探索「中國人腦」如何在西方科學論述中被建構為原始的存有,又如何激發中國科學家的憤怒、焦慮與回應。透過這段歷史,我們得以重新理解科學如何被民族情感所形塑,以及它又如何反過來塑造民族。
講 題:原始的中國人腦?:全球種族科學與民族主義在近代中國的建構
講 者:張邦彥 助研究員 (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)
主持人:王文基 特聘教授 (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)
時 間:114年11月28日(五)下午1:00~3:00
地 點:知行樓2樓201教室 (台北陽明校區地圖)
